close

從大峽谷旅遊回程的傍晚,舟車勞頓的夫妻因為一個議題吵了一架。旅美的半年,每當論及台灣和美國的差異時,常引爆我們的爭執。這讓我回憶起過去在英國的留學經驗,部分同學發現真實的異鄉生活和過去對西方世界的想像有一段差距;而持續累積的細微經驗,便容易開始比較起自己國家與歐美生活的差異。

在英國留學時,不是每個國際學生都完全喜歡西方的環境與生活。少數不適應的同學夜夜難眠,也有同學總是期待著學期間的長假,期末考結束後直奔機場,迫不及待地回國。

2

(上圖: 春日的加州是賞花的時機,各處充滿色彩)

伴老爺旅美以來,我更能體會許多在國外需要適應之處。小至駕車習慣的不同、治安欠佳、以及處理事情效率不同,甚至到一些較負面的經驗,時有所聞的包含種族刻板印象下,受到的不尊重或不平等對待。去年入美國海關時,老爺因為誤解了海關的第一個問題,就被誤認為具有英文障礙,接下來的對談中便愈來愈刁難,拿著UCLA的入學證明卻差一點無法進入美國。

十年前來美國遊學、渡過一整個夏季,雖然無法擁有全面的體驗,但對東西文化、思想與做事方式的差異卻已有些體認,也幫助我在日後留學與旅美生活上的適應。回顧遊學經驗讓我學習最多的,是心理上的調適,包含出國後「接受差異」與「接受不完美」的心理建設。

特別當在異鄉遇到一些很悶的事情時,懷念思念故鄉在所難免,但若夾雜著過多的比較心態,很容易讓不適應的狀況變本加厲。國際學生在國外遇到適應上的挫折時,自然容易懷念起過去國內的美好,最後可能總結認為國外的種種遠不如國內好。但其實抱怨與比較通常無法改變什麼。如果習慣比較與批評國外生活的缺點,卻無法將這些差異轉化為新的契機(例如創業的靈感或培養適應能力等),便是旅居異鄉的一種損失。雖然老爺偶爾也會碎唸留學中的種種不如意,我能體會適應新環境的困難,偶爾發洩兩句無傷大雅,而且異鄉人對於垃圾桶(就是我)的需求難免更加迫切。但是若開始嘮叨不休地比較台美差異時,裝太滿的垃圾桶最終也會翻白眼「多去發掘美國的優點吧!不然你想明天回台灣,我也不反對!」

比較與抱怨往往只讓自己心情更糟,卻無法改變環境。「既來之,則安之」,既然需要在此生活,縱使無法認同所有西方的觀點,卻能尊重與接受不同觀點的存在,並且包容生活中的不完美,盡量找出讓自己更快樂的部分,才能國外生活得更愉快!

1_

(上圖: 鳥語花香的春日社區,散步也是一種享受)

更多國外與留學故事,歡迎加入臉書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dame Spi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