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自開部落格以來,老爺多次鼓勵我分享職場心得。但因膽量不足而頗多猶豫,只怕心直「手」快的真性情會自毀前程,到時老爺便真得養我一世人了!最後在取捨主題後才決定鬆「手」,和在職場打拼的朋友分享!

IMAG0085

(上圖: 工作中的繽紛色彩和甜蜜) 

辣椒夫人在來美國前,在台灣有八年的行銷工作經驗,包括三家外商和一家台灣公司。大學後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代理商。以下分享職場心得兩則~

持續不斷地探索

大學時,一位教授曾建議,找到理想工作的「3 P」原則- Passion(符合自己的熱情)Profitability (合理的經濟報酬,雖然台灣目前的狀況況差強人意…)Potential(有遠景的產業)。真正踏入職場後,卻發現找到自己「3 P」工作的朋友不能算多。在升學主義的教育之下,不少台灣人對於未來感到迷惘。不只是「學不致用」的大學生,許多上班族在數年職場生涯後,仍然未發掘心目中的理想工作。

我本身就是一個「學不致用」的例子,大學是念房地產,畢業後卻進入行銷圈。可以想像,我選擇了一個不算有興趣的科系。後來開始接觸行銷,是聽了過去從事獵頭(head hunter)的母親,隨口拋出的建議。爾後修完行銷課程覺得很有趣,決定畢業後朝行銷的領域發展。

但真正開始對自己深入的探索,是在出國念MBA之前。當時我愕然驚覺對於長遠的職涯沒有規劃,而我的生活卻不知不覺地被工作制約住;即便是下了班,朋友以及生活型態仍和工作密不可分,如同被束諸於高塔。因此當時感到一股探索自我和外界的衝動。外界的探索,包括藉由準備MBA的機會,認識了不同的產業和朋友。至於內在的探索,當時在「發現我的天才」這本書的測驗中,找出了自己潛在的專長,而我也同意此書作者的主張:找到得以發揮個人天賦的工作,更易於達到最大的效益例如讓一個天性粗心的人,從事需要細膩度的工作,則必須不斷地調整自己來滿足工作的需求。花費的心力,不如從事讓自己長天賦得以發揮的工作,而不是找一個總是需要修正自己短處的工作。雖然我很喜歡行銷的工作,但世界上仍可能存在另一個適合我、讓我熱愛的工作,只是我從未發現。因此不論我們在職涯的哪個階段,都不要輕易放棄探索外在與探索自我的權利,若能找到讓自己熱愛又能善用天賦的工作,工作本身就是樂趣。

想一想,我們的人生有多少時間在工作?更殘忍地說,若是上班的時候總是期待著下班;和活著的時候,卻總是在期待死亡,不是都在浪費生命嗎?所以花心力探索一個,能讓自己歡喜地活在當下的工作,是值得的。

走出自己的路

汲汲營營地追趕或和別人以較,容易迷失自己真正的目標。每個人想要的其實很不一樣即使表面上的目標看起來相似,背後的動機可能不盡相同。重要的是專注於自己設定的目標,並不一定需要照著別人走過的路走。

大學時非商學院的我,因為看到商學院一張求職講座海報,懵懂地走進會議室和幾百位商學院學生一起聽演講。當時演講者正在介紹商學院學生專用的「聯合履歷冊」,學生只要寫好一份履歷,學校會協助投遞至台灣數百家企業。年少不經事的我在眾目睽睽下發問,「如果不是商學院的學生怎麼辦?可以用嗎?」演講者瞬間露出尷尬的笑容「嗯……那同學可以將聯合履歷的做法,建議給妳的學院喔!」不知怎地,我突然有種難為情的羞憤,激起了鬥志,決定不只要在畢業前就找到工作,還要在商學院寄出聯合履歷前,我就要丟出自己的履歷。

當時我鎖定業界知名的幾家外商FMCG (快速消費品)與廣告媒體公司的行銷職缺。但外商FMCG的雇主,約莫是看了我大學的主修就放棄了。於是我決定選擇另一種策略,先進入外商廣告代理商,後來拿到了廣告業務 (Account Executive) 的工作。同時,也取得另一家媒體公司網路規劃的職位。當時我認為,廣告AE能提供眼界的「廣度」,而網路規劃一職則提供專業的「深度」。因為是第一份工作,能夠接觸不同的產業似乎更吸引我,因此選擇了廣告AE的工作 (其實以目前的趨勢,網路相關也是很好的選擇) 。之後,我轉換到客戶端繼續往行銷之路邁進。事後回顧,廣告AE的經驗對後續初階的求職上,彌補了非商學院畢業生的劣勢。後來的經理告訴我,與其找一個她難以確認工作表現的商學院畢業生,不如找一個在知名代理商「操練過」的員工,因此最後還是殊途同歸。

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,體察周圍環境的同時,卻要留意避免讓外界的過多雜音,掩蓋過自己內心的聲音。目標是我們自己設定的,而自己也才是真正的對手當一條路走不通時,總是有另一條路,通往你想要到達的地方。

更多留學與海外探險,請至臉書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dame Spi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