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次 Michigan Ross 校友訪談內容,在MBA的資訊外,更多了留學生的心路歷程與中肯建議,讓我覺得格外精彩,希望能將校友的經驗原汁原味地呈現。非常榮幸邀請到兩位 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 的優秀校友,分別是來自 Full- Time MBA的 Willy,以及Global MBA (GMBA) 的 Miss C (化名)。此篇以 Full- Time MBA經驗為主,並補充GMBA的分享

Mi_ross

( 上圖: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,圖片來源 bloomberg)

在台灣擁有工程師背景的WillyMBA前擁有工程碩士學位與四年的工作經驗。但這個背景,似乎尚未滿足Willy對未來職涯的期許。個性外向並對商學深感興趣的他,希望透過MBA轉換跑道,進入美國電子商務網路業的領域。

WillyMBA後,成功取得心目中理想的暑期實習,並在實習工作甫一結束,就收到這家電子商務巨頭的 Return Offer,等於二年級才開學就已確定畢業後的工作。但Willy語重心長地說,台灣的MBA留學市場已被過度神化。許多嚮往留學的朋友,以為只要取得MBA就等同於未來「飛黃騰達」的保證。但其實MBA僅是提供一張求職的入場券,成功與否的關鍵,仍在於自己對產業的了解、過去職涯的積累、Hard/Soft Skills的培養,國際觀與對當地(美國)文化的認識。若忽略了這些關鍵,對MBA的期待終將落空。Willy提到許多人將焦點偏重於頂尖MBA的申請,卻沒有對專業實力的培養付出同等的心力。即使是排名好的商學院,也有求職上具有瓶頸的校友,只是各大講座分享的成功案例常多於失敗,所以大家容易看到MBA過於美好的一面。

 

以下分享 Willy和 Miss C的 Michigan Ross 經驗

重視團隊 (Teamwork) 的精神

許多商學院不是都宣稱重視Teamwork精神嗎?但我發現,要將Teamwork風氣展現的淋漓盡致實在不容易。按照Willy的分享,Michigan是善於將Teamwork精神表現在各方面的學校之一。

Willy提到兩個關於求職上的例子。第一,同學們習慣採取「集體行動」的方式和雇主Network相對於單打獨鬥地和雇主聯絡,Michigan的學生更傾向於、和求職目標一致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,一起致電雇主。而雇主也節省不少時間,不需重複回答相同的問題。此精神也展現在求職上的互助,不僅二年級學長姊樂於相助,同年級的學生也習慣於彼此練習面試、分享資訊等。課業的方面,作業的安排讓同學在兩年內,有機會經歷25個以上不同的小組,助於同學間情誼的培養。

但在同學的向心力與互助氛圍下,Michigan校方的求職中心可能因為慣於依賴學生社團,目前在求職服務的積極度上仍有改善的空間Willy提到學校已獲得一億美元捐款,未來將投資於求職中心的升級,讓人拭目以待!

文化的多樣性 (Diversity)

很多留學生可能會發現一些美式的教學不夠多元,課堂上教的Case幾乎只有美國本地的案例……但是Willy提到,許多 Michigan學生透過積極參與社區活動、甚至走出美國的方式,例如協助底特律小學生辦教育展,或到非洲國家協助醫療與農業計畫等,讓自己在商學院學生的身分外,達到另一個層次的文化體驗。另外他也提到,同學對於國際性社團與跨文化交流活動的參與,相當踴躍。

你適合 GMBA 嗎?

GMBA除了春季開課、小班制、部分課程在亞洲授課,以及不需暑期實習等和 Full-Time MBA相異之外,更關鍵的不同是Michigan要求 GMBA的申請者必須是由「公司贊助」來支付學費。對於有時間成本壓力,取得公司贊助,並且未來職涯專注於亞洲的朋友,GMBA不失為一個合宜的選擇。尤其 Miss C提到了多位 GMBA 派來亞洲的教授都是學校的名師,並且透過亞洲的企業參訪,還能體驗美國以外,日中三地的文化。

GMBA既然以公司贊助為必要條件,學校自然認定GMBA的學生「沒有求職的需求」。學生畢業後回到贊助公司,因此學校不會給予GMBA學生和 Full-Time學生相同的求職資源,是考慮申請GMBA的朋友需要考量的。

求職經驗:專業以外,平日就要培養 Soft Skills

Willy和 Miss C都描述了 Michigan悠久與良好的校譽以及眾多校友,讓這所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學校突破地理上的限制,各類產業龍頭都不惜前來校園徵才。MBA的強項包括顧問業 (Consulting) 、資訊業 (High-tech)以及快速消費品 (FMCG/CPG)等。此外,雖然美國重要的投資銀行也會到校招生,但 Banking產業的校友則相對偏少。

Willy來說,MBA給他一張在美國求職的入場券,但真正在海外成功取得理想工作的關鍵,還是在於對目標產業的深入了解對美國文化的熟悉,和與雇主間的溝通技巧。Willy提到許多國際學生,直到面試的關頭才開始學習如何和美國雇主溝通,但卻為時已晚。為何美國雇主會願意付高額的薪水,雇用一個無法跟當地同事或客戶有效互動的外國人?因此Willy平時就有計畫地分配部分時間和美國同學相處,學習美式文化。畢竟相較於雇主,同學間的互動與學習顯得更為容易。他建議以自己的興趣,做為學習美式文化的話題,例如球類運動、流行音樂和美劇等,逐步漸進地熟悉美式溝通與文化,未來將無形地成為在美求職的一大助力。

Miss C也分享了GMBA後的求職經驗。她提到因為GMBA本身的性質,求職不是 program的重點,因此學生無法使用MBA求職系統,並且不會得到如 Full-Time學生的求職訓練。雖然有求職需求的學生同樣可以利用其他求職資源,包含校園徵才活動以及社團,但因無法透過學校系統投遞履歷,而更需要借助自己積極地Network聯繫雇主,來取得求職機會。

最後非常感謝 WillyMiss C的熱心分享,提供寶貴的美國MBA經驗!

想了解更多MBA和國外生活的朋友,歡迎加入臉書

有興趣將MBA經驗分享出來的校友,歡迎聯絡madamespicyusa@gmail.com,我們會很感謝您的熱心分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dame Spi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